10多年前,電視劇《喬家大院》熱播,劇中主人公喬致庸歷史上實有其人,他生于1818年,卒于1907年?!秵碳掖笤骸酚昧宋宸种坏钠?,生動地講述了喬致庸帶領喬家商隊疏通“萬里茶路”的冒險歷程。在武夷山,喬致庸和“萬里茶路”的故事,至今仍為茶人津津樂道。
晉商武夷山販茶
萬里茶路與絲綢之路被譽為中國歷史上兩條最負盛名的國際貿易黃金通道。
漢通西域的絲綢之路猶如一條生命的臍帶,將亞洲、歐洲和非洲的文明連成一體,是東西方古文明交匯的血脈。萬里茶路對世界文明的影響范圍更廣,今天世界各國對茶的稱呼仍然沿用源于中國的“外來語”發音,如英文俚語說茶的發音“cha”,英文Tea來源于中國福建廈門話說茶的發音“te”。1753年瑞典科學家林奈出版了《植物種志》,把茶的學名定為“CamelliaSinensis”,“Sinensis”是拉丁文,意思為“中國”。
武夷山茶文化研究者黃賢庚在《武夷茶說》中,講述了一段晉商武夷販茶的史實。
山西茶商喬致庸等販賣武夷茶,歷史上確有其事。山西晉商入武夷山大量販茶的時間,在清乾隆初年,當時清政府限制俄商赴京貿易,中俄貿易就集中在雙方邊界的恰克圖進行。
而據史料記載,萬里茶路,全長達5150公里,其中中國境內從福建武夷山區至中俄邊境的買賣城恰克圖約4500公里,隨著茶葉生意向境外擴張,茶路不斷延長。萬里茶路的經營者,都是來自非產茶區的山西商人。在武夷山茶區采購的茶葉,就地加工成茶磚,水運到“茶葉港”漢口,再經漢水運至襄樊和河南唐河、杜旗。上岸由騾馬馱運北上,經洛陽,過黃河,越晉城、長治、太原、大同、張家口、歸化(今呼和浩特),再改用駝隊穿越1000多公里的荒原沙漠,最后抵達邊境口岸恰克圖交易。俄商再販運至伊爾庫次克、烏拉爾、秋明,直至遙遠的彼得堡和莫斯科。劇中的喬家商隊從武夷山販賣出來的上百船的茶葉,都是制作成一斤一兩的茶磚。這樣不僅便于運輸,更利于保證茶葉品質。
清朝的國際貿易有兩大口岸,一是廣州,此乃水路口岸;一個是恰克圖,此乃陸路口岸。恰克圖,是萬里茶路上的黃金驛站。雍正六年(1728年),中俄《恰克圖條約》簽訂。在清政府的直接支持下,萬里茶路自此由山西商人常家一手開拓。萬里茶路載來滾滾財富,使常家成為當時山西商人中最顯赫的門庭。萬里茶路具有五大鮮明的特點:第一,這是一條中俄貿易的主要通路。第二,茶葉占貿易九成以上。第三,中俄互不抽稅,商人做的是免稅生意。第四,交易雙方直接見面,不用中介,也不用翻譯。第五,易貨貿易,利潤豐厚。
百年商路地圖
根據《喬家大院》的描寫,喬致庸從乞丐手上偶然得到一張百年商路地圖。此情節史實無載,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因太平軍活動而塵封多年的萬里茶路蘊含的巨大商機,促使喬致庸冒險重新疏通確是事實。
百余年后的萬里茶路,與早前相比,山西商人攜帶茶葉貿易的貨款方式,由先前直接押運銀錠,改為銀票。銀票和票號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萬里茶路上的茶商。
正是這次成功疏通萬里茶路的冒險經歷,激發了喬致庸決意進入票號業的雄心,致力于“匯通天下,貨通天下”。
喬家于光緒十年(1884年)開設大德恒、大德通兩個票號,主要經營匯兌、存款、發行票據和代辦捐款等業務,蘭州、西安、南京、上海、杭州、沈陽、哈爾濱、張家口、呼和浩特和包頭都有分號,北通恰克圖,南通廣州。
經過20多年的經營,喬家的大德通每股紅利最高達17324兩!沒有萬里茶路,也就沒有“喬家大院”。
萬里茶路,是名副其實的黃金通道。
據《崇安縣志》載,“康熙19年間,其時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時每日行筏300艘,轉運不絕。”由此可見,當年以茶葉交易為中心的經貿活動在下梅十分活躍。
1666年(康熙5年),武夷茶由荷蘭東印度公司收購,歐人皆以武夷巖茶為中國茶之總稱。此時武夷山巖茶在下梅集運轉銷,乾隆年間,下梅遂形成崇安最大的茶市。
雍正五年(1727年),下梅茶商開始大發。
咸豐年間,太平軍侵擾武夷山,晉商與下梅鄒氏經營茶葉生意受阻。五口通商后,晉商在武夷山收購巖茶業務由下梅鄒氏、潮州、廣州三幫聯合采辦,轉運于福州、汕頭、澳門及南洋各島。下梅,這偏于武夷山東隅的茶莊集市小鎮,連接起一條通往中俄邊界貿易城恰克圖的茶貿易之路。
晉商情有獨鐘武夷茶
《喬家大院》中,喬致庸為販武夷茶,千辛萬苦打通南至武夷山、北到恰克圖“萬里茶路”的故事,至今為人津津樂道。但劇中沒有具體提到他與武夷山哪些茶商做巖茶貿易。而據《常氏莊園儒商文化書系·榆次車輞常氏家族》記載,在武夷山做巖茶貿易的晉商,有一位是山西省榆次市車輞鎮常氏,與晉商結成貿易伙伴的是下梅鄒氏。
為保證茶葉質量,常家采取茶葉收購、加工、販運為一體的經營體系。常氏在武夷山購買茶山,組織茶葉生產,同時在崇安縣下梅村設茶莊,收購當地茶葉,在下梅村的蘆下巷景隆宅、新街巷、羅厝坊設茶焙坊、茶庫,雇請當地茶工,還將散茶精制加工成紅茶、烏龍茶、磚茶。每年茶期,在下梅收購精制后的茶葉通過梅溪水路匯運至崇安縣城,驗押之后,雇用當地工匠達千余人北上恰克圖。從武夷山的下梅茶市起步,到中俄貿易城恰克圖,漫漫商路上,竟然還有一支數百峰駱駝做運力的隊伍專門運茶,足見茶葉經營規模之大。
據黃賢庚的《武夷茶說》介紹, 清代之前,武夷茶已經運往蒙古進行茶馬互市,乾隆年間后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已經大量產茶,但晉商還是不遠幾千里,越過河南、湖北、江西,到福建武夷山采辦茶葉,說明武夷茶的品質優異,廣為晉商的客戶所認同。
當時的武夷茶,主要是烏龍茶和紅茶。武夷烏龍茶是從炒青綠茶制作工藝演變而形成的,既具有綠茶清香,又有經過部分發酵的醇厚,為時人所贊賞。武夷小種紅茶,由于出于桐木高山云霧之中,且采取松煙熏制,所以香高味烈,還具桂圓湯味,深得歐美人士青睞,自然也得到俄國人的好評。
晉商收購武夷茶大獲其利,就定山包銷,以穩定貨源,進一步在下梅等地購山種茶,自采自制自銷,多時達3萬畝,武夷茶因此聲名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