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水的時候條件艱苦,但是我堅持了下來。”
“干一行愛一行,從事茶業工作一輩子了,從來沒有想過要轉行。”
“這么多年來見證了川紅的發展,有著很深的感情……”
這些樸實卻又飽含著深情的話,正是出自鄭金貴,這樣一個為宜賓茶業奉獻了一輩子的老茶人之口。她與丈夫楊寶琛自20個世紀50年代,因茶而居于宜賓這座西南小城,此后相攜共度的幾十年里,見證了宜賓茶業的發展史,并在推動宜賓茶業發展的過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這一次夫婦倆共同獲得“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川茶業突出貢獻終身成就獎”,可謂實至名歸。
回溯過往,二老跋山涉水,一干就是60多年,一路走來,雖是遇到了不少的困難,但是夫婦兩人對茶業那份最為赤誠的熱愛,始終未曾改變。
鄭金貴在經歷了貴州赤水茶葉站時,木棒做枕、木板當床、野菜充饑等異常艱苦的實踐生活后,1954年,鄭金貴雨楊寶琛二人,終于都被分配到了宜賓,專門負責茶業相關工作。盡管同在宜賓,但是夫妻倆工作地點不同,工作任務大,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聚少離多,各自奮斗在工作崗位上。
在職40年間,鄭金貴進茶廠、上茶山,從事茶葉技術科普及推廣工作;1982年4月,鄭金貴主持的引進選育、推廣茶樹良種工作,獲得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85年,鄭金貴參與組織生產的宜賓“早白尖工夫紅茶”參加了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舉辦的第24屆世界優質食品評選會,榮獲金質獎章……
20世紀90年代,老兩口退休后卻沒有閑下來,依舊活躍在宜賓茶業,為忙碌了一生的事業,繼續發光發熱。老兩口將退休作為事業的新起點,為茶葉事業奉獻的精神沒有變,工作干勁也沒有變。
在宜賓市領導和同仁的邀請下,鄭金貴繼續擔任宜賓市茶葉學會理事長,后來又陸續擔任了宜賓市老年科協副會長等職位。
2000年,鄭金貴更是帶頭組建了全省第一個茶商會——宜賓市茶商會,還成立了宜賓首家茶葉專業市場,直到現在,這個由老兩口一手打造起來的茶葉市場,依然是宜賓茶葉流通的一個重要平臺。
2009年,為振興川紅工夫茶,76歲的鄭金貴為高縣林湖茶業公司牽線搭橋,和上海市茶業學會聯合舉辦了“川紅工夫——林湖紅茶推介會”,為宣傳“川紅”和開拓宜賓茶葉外銷市場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老為宜賓茶業付出了一輩子,夫婦兩人在茶業中相識相知,后又相攜走過的60余載里,更是見證了川紅集團的不斷成長;回首過往,川紅集團的發展壯大,可以說離不開一代老茶人的辛苦耕耘。而今的川紅,正走在向前不斷發展的路上,新一代的川紅人,更加不能忘記老一輩茶人為川紅發展、為宜賓茶業所做出的貢獻。
(感謝川紅茶業集團提供的采訪支持。)